首页 > 安防资讯网 思特威研究报告:安防图像传感器领先厂商,汽车、手机多点布局
思特威研究报告:安防图像传感器领先厂商,汽车、手机多点布局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证券,徐涛、胡叶倩雯、梁楠)
公司概况:国内领先的安防 CMOS 图像传感器厂商
历史沿革:深耕安防 CMOS 图像传感器芯片,延伸布局车载、手机等
公司深耕 CMOS 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多年,为国内安防 CMOS 图像传感器知名厂商, 积极布局手机与汽车业务。公司成立于 2017 年,前身是成立于 2010 年的上海晔芯电子 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 CMOS 图像传感器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公 司发展历程主要为:
1)2017 年,公司安防 CMOS 图像传感器切入中高端家用级、企业级应用,凭借性 能优势快速成为安防领域 CMOS 图像传感器龙头。2017 年公司推出第一代 500 万像素基 于 BSI(背照式)卷帘快门产品,应用了近红外感度 NIR+技术,相比同类竞品具有较强 的低光照成像性能。公司产品获得安防领域龙头企业选购和信赖,其中包括宇视科技、大 华股份等。此后,公司陆续推出 200-800 万像素 BSI 产品,进入华为安防产品供应体系, 并在 2021 年开始对海康威视的销售。2019/2020 年及 2021 年 1-9 月,公司安防业务收入 6.3/12.5/14.9 亿元,占比 92.6%/82.1%/72.8%。
2)2018 年,公司切入机器视觉领域,针对该领域的 GS 产品线成功实现量产出货。 公司是针对机器视觉摄像头高灵敏度需求最早研发 GS(全局快门)产品的公司之一,2018 年推出了基于 BSI 工艺的 30 万像素 GS 产品并开始为大疆创新供货。此后,公司持续 迭代 GS 技术、丰富 GS 产品规格,推出 130 万、400 万及超高端 900 万像素产品,切入 科沃斯扫地机器人与有道智能翻译笔应用。2019/2020 年及 2021 年 1-9 月,公司机器视 觉业务收入 0.5/1.7/3.2 亿元,占比 6.8%/11.4%/15.6%。
3)2019 年,公司切入车载 CMOS 图像传感器领域,并通过收购安芯微相关专利进 一步丰富产品线。2019 年,公司成功量产用于车载环视/后视的 100 万像素产品,并已在 开发 200 万及以上像素的适用于 ADAS 及车载舱内应用的产品。2020 年公司收购深圳 安芯微 5 项专利及 7 项集成电路布局设计,加速布局车载 CMOS 图像传感器市场,并陆 续推出多款 ISP 片上集成二合一功能的产品。2021 年,公司已成功量产 9 款车载前装 CMOS 图像传感器,并结合自有 LED 闪烁抑制技术推出前装车规级产品 SC220AT,切入 广汽丰田、岚图等客户实现销售。2020 年及 2021 年 1-9 月,公司车载业务收入 0.1/0.7 亿元,占比 6.5%/3.4%。
4)2020Q4 公司发布 2MP/5MP/8MP/13MP 手机系列产品,正式进入智能手机市场, 并在 2021 年批量供应闻泰科技、欧菲光等 ODM 及经销商。2021Q3 公司推出首颗 16MP 分辨率、1.0μm 像素尺寸产品;2022Q1 推出首颗 50MP 分辨率、1.0μm 像素尺寸产品, 定位旗舰机型主摄。目前公司中低端产品已稳定量产,高端产品逐渐突破,终端客户包括 小米、三星、联想、荣耀等。2021 年 1-9 月公司智能手机产品收入约 1.6 亿元,营收占比 约 8%。
主营业务:2022H1 智慧安防业务 77%,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成为新增长 级
1)智慧安防:2022H1 实现收入 7.8 亿元,占比 77%,主要包含传统安防以及机器 视觉等产品。公司安防领域主要产品包括低端(200 万像素及以下)FSI,中高端(300 万-800 万像素)的 FSI 与 BSI 卷帘快门 CMOS 图像传感器。公司自 2018 年起逐步升级 产品结构,针对中高端需求推出多款高清星光级产品。此外,公司于 2021 年切入海康威 视供应体系,未来或将进一步成长。机器视觉方面,公司产品主要包括超高端(400-1200 万像素)与高端(30-200 万像素)全局快门 CMOS 图像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无人机避障、 扫地机器人、无人物流车等新兴领域。公司于 2018 年首创 BSI 技术与全局快门技术的 CMOS 图像传感器,在普通全局快门 CMOS 图像传感器的基础上极大增加了动态范围与 夜视成像能力,成功切入大疆创新无人机、科沃斯扫地机器人、有道智能翻译笔等领域。
2)智能手机:逐步布局中高端手机市场,2022H1 实现收入 1.67 亿元,营收占比 17%。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针对低端手机市场的 200-1600 万像素 FSI 与 BSI 的 CMOS 图像传感 器,应用领域覆盖手机产品的主摄、长焦、广角、微距和景深。公司在手机领域采用定制 化的业务模式,客户包括荣耀、小米、三星、联想等品牌厂。2022Q1 公司推出首颗 50MP 分辨率、1.0μm 像素尺寸高阶产品,后续亦在中高阶产品上进一步拓展。
3)汽车电子:逐步切入前装市场,2022H1 实现收入 0.66 亿元,营收占比 7%。公 司汽车电子领域主要产品分为针对车载后装(行车记录仪、舱内监控)的 30-200 万像素 FSI 卷帘快门产品,及车规级前装(ADAS)的 100-800 万像素 BSI 卷帘快门产品。后装 方面,公司与君视芯合作已有 4 年历史,产品主要应用于行车记录仪等。公司 2020 年起 结合从收购安芯微获取的车载后装多项专利技术进一步推出 SC030AP、SC100AP 等结合 图像处理器(ISP)的高清车载 CMOS 图像传感器。前装方面,公司已实现 9 款针对车载 领域产品的量产,其中 2 款已在 2021 年通过车规级认证,主要用于 ADAS 360 度环视、后视、舱内监控等领域。目前公司产品已被海康汽车等方案商采用,终端产品应用于广汽 丰田、岚图以及其他主流主车厂。
客户角度:公司从经销为主转向直销+经销同时布局,主要受益于海康、大华、大疆 等品牌客户端销售提升。2018 年公司以经销模式为主,当年收入 3.1 亿元,经销占比达 96%,第一大直销客户大华股份收入仅 728 万元。后续随着在品牌客户中收入快速提升, 公司直销比例进一步扩张,2019-2021 年 1-9 月直销收入 2.7/7.7/8.3 亿元,收入占比 40%/50%/41%,其中大华股份贡献收入 1.6/3.6/4.2 亿元,大疆创新自 2020 年进入公司 前五大直销客户,2020-2021 年 1-9 月贡献收入 0.9/0.94 亿元,海康威视自 2021 年进入 公司前五大直销客户,2021 年 1-9 月贡献收入 0.6 亿元。2019-2021 年 1-9 月经销收入分 别为 4.1/7.6/12 亿元,收入占比 60%/50%/59%。
展望未来:安防业务为存量市场,重点关注公司后续规格升级与客户端份额提升,增 量业务关注(1)手机业务率先突破中低端市场,后续有望通过 50M 等逐步切入更多中高 端产品;(2)车载市场增长趋势明确,公司凭借安防产品基础率先突破环视、舱内等产品, 后续公司布局的 ADAS 产品亦有望逐步落地。
(1)智慧安防:为公司成熟业务,后续关注公司产品规格升级以及客户端份额提升。 规格升级方面,公司中低端产品(主要为 500 万像素及以下 FSI 产品)2018-2020 年在安 防业务中收入占比分别为 89%/76%/62%;高端产品(200-800 万像素 BSI 产品)收入占 比分别为 11%/24%/38%,2021 年 1-9 月进一步提升至 49%,后续随着高端城市/企业级 产品占比提升,公司产品结构有望逐步优化。此外,从客户角度,公司目前已是大华股份 图像传感器主力供应商,但海康威视端公司份额仍然较低,自 2020 年切入后逐步提升份 额,后续有望逐步贡献增量。此外公司全局快门产品已切入大疆无人机、海尔智能家居、 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等,后续受益于智能家居等需求提升。
(2)智能手机:产品定制化策略,高阶 50M 产品有望 2022H2 量产。中低端产品方 面,公司 2/5/8/13M 等产品已经实现量产,逐步实现份额提升,目前已切入荣耀、小米、 联想、三星等客户。中高端产品方面,公司主要采用定制化产品的策略切入,后续再通过 产品标准化进一步扩大收入规模。公司 2022Q1 推出定制化的高阶 50M 产品,有望在下 半年实现量产,基于 50M 的延伸产品也在布局过程中。
(3)汽车电子:公司车载前装产品(环视、后视)已实现量产并通过车规级验证, 与岚图、广汽丰田等建立合作。公司车载系列 130 万像素产品已通过 AEC-Q100 车规级 标准实现量产,搭载 ISP 二合一技术降低响应时间以保证行车安全性,主要用于 ADAS 后 视、环视、盲点监测。客户方面,岚图、广汽丰田等汽车厂商已选用公司的车载前装的产 品用于后视、环视等场景,未来有望切入更多终端车型。
股权结构:管理层及员工共持股 28.6%,多家产业基金持股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徐辰,管理层及员工共持股 28.6%,产业基金、供应链等均有持股。 根据公司 2022 年半年报,目前公司股东、高管徐辰(董事长兼 CEO)、莫要武(副总经 理)、马伟剑(副总经理)合计持股 23.8%,此外思智威作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共持股 4.8%。公司前十大股东还包括国家集成电路基金、芯动能、哈勃、大华股份等产业投资者;另外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下游客户如海康、小米、丘钛,上游供应商如三星、海力士等 均有持股,彰显产业伙伴对公司产品及技术的肯定。
公司实施多次员工期权激励计划以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将公司发展红利与员工利 益相绑定。公司红筹架构期间在 2017 年 6 月、2018 年 4 月、2019 年 12 月分别批准 1550、 1000、500 万份期权额度,并将发放权授予董事长兼 CEO 徐辰,其根据员工业绩选定 79 名员工参与期权激励计划。截止 2021 年 9 月,激励计划涉及管理人员 13 人、销售人员 29 人、研发人员 51 人、新员工 7 人,共 102 人(因 20 名员工离职、部分员工转让期权, 比目前实际参股人数要多),覆盖员工比例约 19%。2020 年 7 月,公司拆除红筹架构,员 工持有期权被全部等比例置换为股权。2022 年 7 月,公司发布新一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 划,计划授予 266 名员工(占 2022H1 末员工总数的 34.68%)共约 1200 万股(占总股 本 3%),授予价格 27.12 元(截止 2022H1 末收盘价为 57.31 元),公司通过期权激励计 划、限制性股票激励等将发展红利与员工利益绑定,进一步提升团队稳定性和凝聚力。
财务分析:2021 年营收同比+76.1%,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
收入端:安防业务稳成长,机器视觉、手机业务贡献增量。(1)安防监控:公司提升 客户端份额,提高产品价值量,实现量价齐升。安防应用领域公司 2018/2019/2020 年及 2021 年 1-9 月营收分别为 3.2/6.3/12.5/14.8 亿元,主要由于销售规模扩大以及产品均价上 升。2021 年 1-9 月公司高端产品(200-800 万像素 BSI 产品)收入占比达到 49%,同比 +11pcts。同时进一步切入海康、创维、小米等客户扩大收入规模。(2)机器视觉:公司 产品快速渗透大疆无人机、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等。公司 2019/2020 年及 2021 年 1-9 月营 收分别为 0.5/1.7/3.1 亿元,公司目前对大疆无人机避障实现全系列供应,且在科沃斯扫地 机器人、罗博泰克无人物流车的份额也提升至 60%以上。(3)智能手机:2020Q4 公司发 布 2MP/5MP/8MP/13MP 手机系列产品,正式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客户包括小米、三星、 联想、荣耀等,2021 年 1-9 月实现收入 1.65 亿元。(3)汽车电子:公司收购安芯微相关 专利实现资源合并,2020 年后装产品爆发式增长。汽车电子领域 2019/2020 年及 2021 年 1-9 月营收分别为 3.9/99.1/70.4 百万元,主要受益于公司收购车载图像传感器厂商安芯 微相关专利并且整合技术人员,进一步切入车载市场。 利润方面,公司 2019/2020/2021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1.21/3.98 亿元,剔除股 份支付影响,对应利润表现为 0.15/1.37/4.02 亿元(2021 年仅加回招股说明书所列的 1-9 月股份支付计提费用),实现快速成长。
毛利率:公司毛利率水平稳定上升,主要源于高价值量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公司毛利 率于 2018/2019/2020 年及 2021 年 1-9 月分别为 12.73%/18.14%/20.88%/29.76%,由于 安防领域 BSI 产品以及机器视觉领域 GS 产品销售占比增加,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展望 后续,随着公司智能手机业务在中高端的切入,以及车载、机器视觉业务的逐步放量,我 们认为毛利率有望逐步向好。分产品线来看:
— — FSI( 前 照 式 ) 系 列 , 主 要 应 用 于 家 用 /企 业 级 安 防 以 及 车 载 后 装 等 : 2018/2019/2020/2021 年 1-9 月单价分别为 5.1/5.6/6.3/5.8 元,毛利率为 12.6%/15.2% /12.3%/23.1%。2020 年毛利率下降 2.9pcts,主要系上游晶圆厂涨价导致平均成本上升 0.9 元,2018/2019/2020 晶圆价格分别为 3896/4146/4912 元/片,2020 年增幅约 18%。 2021 年 1-9 月成本有所回落,公司 FSI 产品毛利率相应提升。
——BSI(被照式)系列,主要应用于企业/城市级安防、车载前装、手机等。BSI 产 品 2018/2019/2020/2021 年 1-9 月单价分别为 17.4/16.1/17.1/11.3 元,成本为 14.0/12.4 /11.2/7.4 元,毛利率为 19.6%/23.1%/34.8%/34.7%。BSI 系列为公司相对高端产品,应用 于企业/城市级安防、车载、手机等领域。公司近年来逐步扩大 BSI 产品线,从 2018 年仅 有的 200、500 万像素 1/3” BSI,扩展至 2020 年的 200-800 万像素全系列 BSI 产品线。
——GS(全局快门)系列,主要应用于机器视觉领域,毛利率稳中有升。GS 产品线 2018/2019/2020/2021 年 1-9 月单价分别为 13.1/9.4/6.7/9.3 元,毛利率分别为-29.1%/30.1% /26.5%/35.1%。2018 年毛利率为负主要源于当时 GS 产品线仍处于产品验证阶段,规模 较小导致平均成本高于售价,后续随着公司切入大疆创新等品牌客户,销售规模提升摊薄 成本,毛利率实现稳步提升。
费用端:收入规模增长带动公司三项费用率下降,2022H1 费用率回升主要系汇兑损 失导致财务费用增加。公司 2020/2021/2022H1 三费费用率为 4%/4%/16%,管理、销售 费用方面已经相对稳定,处于行业平均水平,财务费用 2022H1 波动加大,导致整体费用 率提升,主要源于公司汇兑损失导致财务费用增加,2021/2022H1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51%/9.44%。研发方面,公司 2019/2020/2021 年研发费用分别为 1.22/1.09/2.05 亿元, 研发费用率为 18%/7.1%/7.6%,研发端持续加大投入,包括公司自研 BSI 技术、高阶安 防及手机产品,以及面向智能驾驶的环视、ADAS 相关产品等。
行业趋势:安防、手机市场相对稳定,汽车领域高成长
核心观点:CMOS 图像传感器是摄像头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游手机、安防市场增长相 对稳定,汽车、机器视觉等贡献增量。整体来看,CMOS 图像传感器市场有望维持稳定增 长,Frost & Sullivan(转引自思特威招股书)预计 2026 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 252.9 亿美 元,2021-2026 年 CAGR 约 6.1%。细分来看,Frost & Sullivan(转引自思特威招股书) 预计 2025 年手机/车载/安防领域出货量将分别达 60/4.3/8.0 亿颗,2021-2025 年 CAGR 分别为 5%/21%/14%。(1)智慧安防:短期看 2021 年芯片供需紧张以及终端备库存导 致基数较高,2022H1 下游需求承压,但 H2 随着拉货恢复,需求或边际改善;长期看安 防领域图像传感器高清化趋势明确,带动价值量提升,此外无人机、扫地机等有望带动增 量市场。(2)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逐步完成由量到质的转变,单机搭载摄像头数量增 长或边际放缓但规格仍将持续提升。目前智能手机单机配置接近 4 颗,长期随着潜望式、 3D 等渗透有望逐步提至 4-5 颗。(3)车载应用:汽车智能化趋势明确,车载摄像头则是 智能驾驶必备传感器配置,根据 TSR 统计,2020 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出货量达 1.65 亿颗, 我们测算 2025 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出货量有望达 4.3 亿颗,对应 2020-2025 年 CAGR 为 21.2%。
智慧安防:短期需求有望逐步恢复,长期市场相对稳定,智能家居是增量
(1)传统安防市场
短期看,安防市场景气度或边际改善,2022 年 7 月政府安防项目招标/中标金额同比 +66%/-7%。由于 2022 年上半年国内多地疫情出现散点反复,政府端安防需求阶段性承压, 叠加安防设备制造厂去年整体备库存导致零部件存货水位较高,其中以 4 月份为例,政府 安防项目招标/中标数量同比-15%/-12%,金额同比-28%/-21%。进入下半年,7 月份随着 局部疫情影响进一步减弱,政府端大项目需求开始集中释放,单月国内政府端招标及中标 金额分别同比+66%/-7%,后续终端厂商库存水位的降低或进一步提升对零部件的需求。
长期看,安防市场稳定成长,预计 2025 年全球安防 CMOS 图像传感器出货量达 8 亿颗,2020-2025 年 CAGR 为 13.8%。安防摄像头以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为目的,相较 于手机,安防摄像头产品需要 24 小时运行,有更高的夜视需求以及持续的视频录制需求。 在产品结构上,安防摄像头由镜头、图像传感器、编解码芯片、存储、电源管理芯片、AI 芯片、结构件功能件等组成,其中 CMOS 图像传感器是视频监控设备的核心。根据沙利 文数据(转引自思特威招股说明书),2020 年全球安防 CMOS 图像传感器出货量达到 4.2 亿颗,销售规模 8.7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全球安防 CMOS 图像传感器出货量将达 8.0 亿 颗,销售规模达 20.1 亿美元,2020-2025 年 CAGR 分别为 13.8%和 18.2%。
安防视频监控高清化发展趋势长期明确,带动 CMOS 传感器单个价值量提升。安防 监控系统过去经历了录像带录像机(VCR)和数字视频录像机(DVR)等时代,迈入到如今的 网络视频录像机(NVR)与智能视频监控阶段。在此过程中,视频监控系统的复杂度逐步提 高,对 CMOS 图像传感器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升级,并对 CMOS 图像传感器在低照度光线环境成像、HDR、高清成像、智能识别等成像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 年 3 月,工信部等印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 年)》,指出将按照“4K 先行、兼顾 8K”的总体技术路线,大力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应用。展 望未来,我们认为安防摄像头高清化趋势明确,高端安防监控市场产品将拓展到高清 4K 及超高清 8K,安防 CMOS 图像传感器单个价值量将不断提升。
(2)智能家居等市场
无人机、扫地机等新兴机器视觉应用为 CMOS 图像传感器打开新市场,预计 2025 年 全局快门 CMOS 出货量达 39.2 亿颗,2020-2025 年 CAGR 达 45.6%。机器视觉新兴领 域包括无人机、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教学应用场景,对 CMOS 的技 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无人机用产品基本需要支持全局快门等功能。根据沙利文数 据(转引自思特威招股说明书),2020 年全球机器视觉全局快门 CMOS 图像传感器市场 规模 6.0 亿颗,预计 2025 年出货量将达 39.2 亿颗,2020-2025 年 CAGR 为 45.6%。目 前思特威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扫地机器人、智慧交通、人脸识别等消费级机器视觉 领域。
——(1)无人机市场:民用无人机市场已初步成熟,预计 2020-2024 年市场规模 CAGR达 43.0%。根据沙利文数据(转引自思特威招股说明书),2020 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 模约 993 亿元,预计 2024 年达 4157 亿元,2020-2024 年 CAGR 为 43.0%。无人机所用 图像传感器需要具备高清晰度、高速移动物体无形变、高动态范围等特性,产品端以基于 全局快门技术的图像传感器为主。思特威 2017 年推出结合背照式与全局快门新技术,在 高速移动清晰的基础上加大动态范围。公司于 2019 年底向大疆批量供货,合作领域从消 费级无人机拓展到工业级无人机。CMOS 图像传感器的单机用量也逐渐增加,以大疆畅销 型号Mavic Air 2为例,搭载有6颗思特威SC031GS型CMOS图像传感器实现有效避障。
——(2)智能家居:以扫地机为例,中国扫地机市场规模 2016-2020 年 CAGR 达 25.4%。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2016-2020 年中国扫地机器人零售量由 274 万台增长至 654 万台,扫地机器人的市场规模由 38 亿元增长至 94 亿元,2016-2020 年 CAGR 达 25.4%。 对于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居所用图像传感器而言,由于需要进行精准测距、快速成像,并 且部分有 3D 成像的需求,所以对高动态范围、感光度(QE)有较高要求。公司产品已供 货科沃斯扫地机器人、有道智能翻译笔等客户,此外公司 2021 年切入海康萤石,产品应 用于智能门锁、门铃等。
智能手机:行业升级由量到质,多摄趋势放缓但高像素趋势不变
我们认为,智能手机 CMOS 图像传感器未来将完成由量到质的转变,单机搭载摄像 头数量增长或边际放缓但规格仍将持续提升。近年来全球智能手机已经从增量时代进入存 量时代,2017/2018/2019/2020 年分别出货 14.65/14.04/13.71/12.8 亿部,在智能手机存 量竞争的格局下,摄像头成为终端厂商竞争的焦点,最主要表现为手机多摄+高像素两大 趋势。2020 年以来,手机光学面临降规降配压力,我们认为未来智能手机 CMOS 图像传 感器单机搭载量增长或边际放缓,但产品像素升级趋势仍将持续。
——趋势一:短期来看,随智能手机逐步集成多摄配置,单机摄像头搭载量增速或边 际放缓;但中长期随多摄向低端机型渗透及手机集成 ToF/结构光等,单机摄像头搭载量有 望提升至 4-5 颗。随智能手机多摄持续渗透,IHS 数据显示 2018-2020 年智能手机单机摄 像头数量分别达到 2.51/3.21/3.65 颗,部分机型甚至达到后置 4 摄(主摄+广角+长焦+微 距)+前置双摄配置。而进入 2021 年,在手机存量市场的背景下,我们观察到主流机型的 摄像头数量增长边际在放缓:如华为 P40、P50 手机均采用 3 摄配置;OPPO Reno5 采 用 4 摄配置,而 Reno6 则变为 3 摄;vivo X50 采用 4 摄,而 X60 则变为 3 摄,X50Pro 和 X60Pro 则均采用 4 摄配置;小米典型机型如小米 11、11Ultra、K40 均从前一代的 4 摄变为 3 摄配置。中短期看,随着中低端的微距/人像等摄像头功能被其他摄像头+算法所 替代,我们认为摄像头数量的增长将边际放缓;中长期看,我们认为多摄仍将进一步往低 端机型渗透,叠加手机端有望逐步集成 ToF/结构光等,我们预计未来单机摄像头数量有望 从目前的 3.7 颗提升至 4-5 颗。
——趋势二:手机摄像头像素中枢不断上移,中高阶 CMOS 图像传感器市场持续受 益,中低阶市场整体稳定。整体来看,近年来随智能手机摄像头高像素趋势持续演进,13MP 及以下的中低阶 CMOS 图像传感器产品出货占比呈下降趋势。根据格科微招股说明书转 引的 Frost & Sullivan 数据,2019 年全球 13MP 以下 CMOS 图像传感器出货量达 38.5 亿 颗,占手机 CMOS 图像传感器全部出货量的 78%(较 2016 年-12.8 pcts),其中 5MP-13MP 为智能手机摄像头出货的最主要像素区间(占比 49.7%),其次为 13MP-48MP(不含13MP, 占比 21.5%)、2MP(占比 16.2%)、2MP 以下(占比 12.2%)。展望未来,一方面,我们认为随智能手机存量竞争加剧,未来智能手机摄像头往更高像素升级为明确趋势,旗舰机 型采取高像素多主摄方案实现更高光学性能,中低端机型则逐步搭载高像素主摄等产品。 另一方面,中长期智能手机多摄仍将持续渗透,预计以 2/5/8MP 为代表的低阶 CMOS 图 像传感器市场整体保持稳定。根据格科微招股说明书转引的 Frost & Sullivan 预测数据, 2024 年 48MP 以上(不含 48MP)/13MP-48MP(不含 13MP)/5MP-13MP/2MP/2MP 以 下全球手机摄像头出货量占比将达 8.85%/23.45%/41.74%/21.09%/4.87%,2019 年 +8.44/+1.95/-7.96/+4.86/-7.30 pcts。
车载应用:自动驾驶厚积薄发,CMOS 图像处理器有望量价齐升
车载摄像头与激光雷达等车载传感器在 ADAS 系统(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中互为补 充,CMOS 图像传感器为车载摄像头的核心。车载传感器主要可分为摄像头(Camera)、 激光雷达(Lidar)、普通雷达(Radar,如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和红外传感器四类。 其中,车载摄像头可实现“所见即所得”并提供 RGB 信息,从而分辨障碍物大小和距离、 识别行人等;激光雷达通过发射和接受激光束,能够计算车与目标对象的相对距离,实现 自动驾驶汽车导航、定位、避开障碍物等功能;毫米波雷达能够适应雨雪天环境,探测性 能稳定,各类传感器在 ADAS 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相互补充为智能驾驶提供全方位基础 数据。
车载摄像头按放置位置可分为前视摄像头、环视摄像头、后视摄像头、侧视摄像头以 及内置摄像头五类,根据测距工作原理和镜头数量前置摄像头又可分为单目摄像头、双目 摄像头和多目摄像头三类。车载摄像头按放置位置可分为前视摄像头、环视摄像头、后视 摄像头、侧视摄像头以及内置摄像头五类,前视摄像头价格相对较高,主要用于防撞预警、 车道偏离预警、交通标志识别等;环视摄像头用于全景泊车;后视摄像头用于倒车影像; 侧视摄像头用于盲点监测;内置摄像头用于疲劳提醒。根据测距工作原理和镜头数量前置 摄像头又可分为单目摄像头、双目摄像头和多目摄像头三类。单目视觉通过图像匹配后再 根据目标大小计算距离,而双目视觉是通过对两个摄像头的两幅图像视差的计算来测距, 因此双目摄像头的精度更高、测度更为精准、成本也相对较高,主要搭载于高端车型上。 多目摄像头是通过多个不同的摄像相互配合覆盖不同范围的场景,能够更精准识别和分析 环境,目前只应用在部分厂商的个别车型。从目前实际应用来看,单目摄像头由于成本较 低,与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配合使用能满足 L3 以下级别需求。国产造车新势力高端 车型如蔚来 ES8、小鹏 P7 已经开始使用双目、三目前视摄像头。
ADAS 发展趋势明确进展迅速,预计 L2 及以上级别渗透率将快速提升。按照美国汽 车工程师协会的标准,智能驾驶分为 5 级,目前 L2 级别的自动驾驶已经实现量产,L3 商 业化技术已经成熟,L4/L5 加速发展进入验证试点阶段。据 Roland Berger 数据,2020 年,中国、美国仍以无自动驾驶(L0)、辅助自动驾驶(L1)为主,L2 及以上的 ADAS 渗 透率较低;而欧盟由于较早将 ADAS 中的部分功能纳入其安全评级系统,ADAS 渗透率相 对较高。整体来看,2020 年中国、美国、欧盟三大市场 L0 渗透率为 42%,L1 渗透率为 48%,L2/L2+渗透率为 10%,Roland Berger 预计 2025 年全球汽车 L1/L2/L3+渗透率分 别达 40%/36%/10%。
未来汽车单车摄像头有望随自动驾驶级别升高实现量价齐升。从摄像头搭载量上看, 根据我们的产业调研数据,L1/L2 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单车搭载 2-6 颗摄像头,L3/L4 级 别的汽车能够搭载 6-8 颗或 8 颗以上的摄像头,而 L5 级别的汽车最高可搭载 20 颗以上的 摄像头。以特斯拉为例,Autopilot 1.0 时只需采用前置和后置两个摄像头,而到 Autopilot 2.0 时就已经搭配“正常摄像头+长焦摄像头+广角摄像头”,单车外置摄像头达到 8 个(传 统汽车 1-2 个)。从像素上看,目前车载应用仍以 120-200 万像素为主,800 万像素摄像 头有望成为高端车型前视摄像头主流配置。车载摄像头最开始的应用是倒车辅助和行车记 录,主要是把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和视频供人察看,几十万像素的分辨率也基本可以满足要 求。环视、前视、后视车载摄像头对视距要求较低,识别任务相对简单,因此对像素要求 较低,200-500 万像素已能满足要求;前视需要解决的场景最多,目标识别任务最复杂, 因此对像素要求更高。800 万像素摄像头能够具备在更远探测距离的同时,还可以具备较 大的视场角。以前视摄像头为例,100~200 万像素摄像头有效探测距离在 100~150m 的时 候,视场角只有 50°左右,但 800 万像素摄像头却可以在实现 200~250m 探测距离的同 时,还可拥有 120°左右的视场角。目前已发布车型中,蔚来 ET7、小鹏 G9、理想 ONE 均配备了 800 万像素摄像头。根据 Yole 预测,全球每辆汽车平均搭载摄像头数量将从 2018 年的 1.7 颗增加至 2023 年的 3 颗。根据 TSR 统计,2020 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出货量达到 1.65 亿颗,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渗透,我们测算 2025 年单车摄像头数量有望达 4.3 颗,按 稳态 1 亿台汽车销量计算则车载摄像头需求量有望达 4.3 亿颗,对应 2020-2025 年 CAGR 为 21.2%。从 ASP 上看,由于车载端产品相对于手机端产品在安全性上要求更高,单价 有显著提升,手机端产品 ASP 约 2 美金,车载端产品 ASP 预计将达到 5-10 美金。
公司分析:安防产品市场领先,手机、汽车为新增长极
核心观点:公司安防产品市场领先,手机、汽车加大布局,后续有望成为新增长级。 (1)市场布局:安防产品市场领先,开拓手机、汽车等新市场。2021 年公司安防用图像 传感器出货量约 2 亿颗,市场份额约 40%,下游覆盖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等知 名厂商;此外公司积极开拓新领域,于 2020 年开始布局手机领域,目前定制的 50MP 产 品已通过客户验证,有望逐步导入量产。汽车领域布局环视、舱内、ADAS 等领域,在环 视等场景实现全产品布局,并切入广汽丰田、岚图等主车厂。(2)技术布局:核心技术人 员深耕行业多年,对成像性能、全局快门等具备独特理解。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均在图像传 感器领域深耕多年,具备 Aptina、豪威、Micron 等大厂从业经验。在全局快门、HDR、 背照式等具备技术基础,已有成熟产品量产。(3)供应链:积极与晶合等代工厂合作,代 工产能逐步转向国内。公司合作晶圆厂包括台积电、三星、合肥晶合等。考虑到外部环境 不确定性,公司积极与本土厂商合作,合肥晶合 2021 年首次进入公司前五大供应商。(4) 募资扩产:布局车载及高阶产品拓展,助力公司长期成长。
市场布局:安防市场龙头,开拓智能手机、汽车电子等新市场
公司的 CMOS 图像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智慧安防、智能手机、机器视觉等领域,未来 有望实现三足鼎立态势。其中(1)智慧安防 2021 年 1-9 月收入约 18 亿元,占比 90%, 2022H1 收入 7.8 亿元,占比 77%,公司客户包括大华股份、宇视科技、海康威视等安防 龙头,以及大疆、科沃斯等智能家居客户。(2)智能手机从 2020 年开始贡献营收, 2021 年 1-9 月收入达到 1.65 亿元,占比 8.1%,2022H1 收入 1.67 亿元,占比 17%,公司客户 主要包括荣耀、小米等。(3)汽车电子 2021 年 1-9 月收入约 0.7 亿元,占比 3.4%,2022H1 收入 0.66 亿元,占比 7%,后装(行车记录仪)客户主要为君视芯,前装已切入岚图、广 汽丰田等。
智慧安防: 家用安防领域具备优势,已切入大华、宇视、海康等主流客户
(1)传统安防领域
格局端:公司为安防龙头,出货量位居全球首位。目前公司在安防领域 CMOS 出货 量位居第一。据沙利文数据(转引自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在 2020 年安防领域 CMOS 出货量约 1.5 亿颗,占全球约 40%份额;销售额角度位居全球第三,主要由于低像素级的 家用领域收入占比相对较高(2020 年安森美/索尼/豪威/思特威/晶相光安防产品均价分别 为 3.6/3.3/2.4/1.3/1.2 美元)。(1)韦尔股份:收购豪威布局 CMOS 图像传感器业务,豪 威针对安防领域的产品包括 92 万像素至 1200 万像素前照式/背照式 CMOS 传感器,独创 夜鹰 Nyxel 与 HDR 技术使产品拥有出色的夜视能力,终端客户包括海康威视、大华股份 等;(2)索尼:主要安防产品包括 200-6200 万像素的 CMOS 图像传感器,靶面最大可达 2.7”,主要应用于高端企业级、城市级安防监控,终端客户包括自有品牌、海康威视等。 (3)晶相光电:主要产品包括 1MP 到 8MP 的 CMOS 图像传感器,主要应用于中低端家 用级监控,目前海康威视是其最大终端客户。 对于公司而言,目前下游客户主要为大华 股份、宇视科技、海康威视等,其中公司在大华占据主要供应份额,海康端自 2021 年开 始切入供应,未来有望持续提升。
产品端:公司安防产品包括 AI 系列和 SL 系列,覆盖 200-800 万像素规格,自研技 术实现低噪声、极佳夜视成像、高动态范围等。公司 AI 系列包括 200-800 万像素范围产 品,从家用安防、企业安防、城市安防实现全覆盖,相对高阶产品包括 SC830AI(800 万 像素、1.5 微米像素尺寸、最高 30fps 帧率)。此外 SL 系列为公司高端安防应用产品,目 前包括一款产品 SC850SL(800 万像素、2 微米像素尺寸、最高 60fps 帧率)。技术角度, 公司产品采用 SFC Pixel 技术,相比传统传感器产品可减少 50%以上噪声水平。针对夜视 成像方面,AI 系列产品搭载第二代近红外感度 NIR+技术,通过调整金属反射结构可实现 近两倍的量子效率的增幅,在低光照条件下能够更清晰的成像。针对动态范围方面,公司 AI 系列产品采用专利的 HDR 技术,最高可达 100dB 的动态范围。
客户端:终端客户主要为民用市场,覆盖大华、宇视、小米等品牌,2020 年切入海 康客户,有望增加中高端企业级占比。公司前五大客户为鼎芯无限、志远电子、大华股份、 大疆创新、君视芯,合计收入占比 84.9%,其中鼎芯无限、志远电子均为经销商。鼎芯无 限主要为公司高阶成像系列产品,供应 WYZE 等客户。志远电子终端客户包括小米、安克、 360 等,同时也对接安防企业如宇视科技、天地伟业等。直销客户方面,公司自 2018 年 切入大华股份供应链,主要销售 200、500 万像素安防产品。2020 年公司与大华加强合作, 高价值量的 800 万像素 4K 高清产品及 400 万像素星光级产品销售进一步增加。此外, 公司自 2021 年与海康威视开展合作,主要销售中高端 300 万像素产品 SC3335。
(2)智能家居等领域:产品具备性能优势,切入大疆、科沃斯等供应链
产品端:公司全局快门系列产品占据性能优势,目前在研第三代 GS 技术有望补齐超 高像素规格产品。公司为国内最先结合背照式与全局快门 CMOS 厂商之一,全局快门(GS) 系列在清晰度、夜视成像、高速移动成像性能方面相比传统卷帘快门具有优势。公司 GS 产品线目前已迭代到第二代,包括 30-900 万像素不同规格 GS 产品,最大靶面(光学格 式)为 1.1”已可以与索尼同类产品相媲美,且最大帧率达到 240fps,主要应用场景为无人 机、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智能翻译笔等领域。公司目前在研第三代 GS 产品将支持 200-1700 万成像,并搭载 3D 堆栈式技术,动态范围增加到 120db,有望补齐高性能高像 素规格产品。公司产品应用领域版图将扩大到工业自动化,针对光伏表面检测、玻璃瓶检 测与高压电线检测的在研产品 SC2110 将支持 1.69”的大靶面与 2300 万像素成像性能。市 场份额方面,根据沙利文统计(转引自公司招股说明书),机器视觉 CMOS 图像传感器市 场 2020/2021 年出货量分别为 0.6/1.2 亿颗,而公司 2020 年出货量达到 2521 万颗,2021 年 1-9 月则达到 3444 万颗。
客户端:公司已切入大疆无人机、科沃斯扫地机器人、有道智能翻译笔等多应用领域。 无人机方面,公司于 2018 年展开与大疆创新合作,目前已有 4 年合作历史,主要向其销 售 100、130 万像素的全局快门产品,目前大疆所有新机型均采用公司产品,平均每台 6-8 颗,主要用于无人机避障。公司产品持续提高在大疆的渗透率,2021 年一季度,大疆创新位列公司前五大客户中,2021 年 1-9 月收入贡献达 0.94 亿元,收入占比 5.4%。智能家 居方面,公司扫地机器人客户包括科沃斯、石头、海尔等,其他应用还包括有道智能翻译 笔、萤石智能门锁等。智慧物流方面,工业扫码客户已切入 Honeywell、Datalogic 等海外 龙头厂商,无人物流车客户已切入罗伯泰克等。此外,公司在 2021 年推出了面向智慧交 通应用的 900 万像素全局快门产品 SC910GS,面向智慧交通系统领域,可支持 4K 高 清视频,实现一机四车道监测,在三车道下车牌识别率可超过 90%,公司产品已被国内 安防龙头企业的高端智慧交通系统已经被采用。
智能手机: 与模组厂合作稳定,中高像素产品逐步导入
产品端:公司目前已量产 200-1600 万像素产品,50MP 像素产品进入客户导入阶段。 公司手机用图像传感器为 CS 系列,在 2020 年 11 月发布 6 颗 CS 系列产品,针对智能手机应用 2021 年陆续发布 200 万、1600 万像素新品。2022 年 3 月,公司发布定制的 5000 万像素产品 SC550XS(采用台积电 40nm+22nm 堆叠制程)。目前公司在手机端已经形成 200 万、500 万、800 万、1300 万、1600 万、5000 万像素的产品阵列,后续包括其他高 阶产品亦在研发过程中,有望于 2022H2 推出。
客户端:公司持续加深与国内 ODM 和代理商合作,并切入荣耀、小米等安卓端直供 客户。公司 2020 年底开始布局手机业务,2021 年公司主要客户包括闻泰科技、欧菲光等 ODM 厂商,终端客户包括 Oppo、Vivo 等品牌,主要供应 200-1300 万像素产品。2022 年公司开始直接对接荣耀、小米、三星、联想等安卓客户,采用定制化的业务模式,并获 得头部客户高像素产品订单。目前定制的 50MP 产品(采用 22nm 堆叠式工艺)已通过客 户验证,进入产品导入阶段,未来有望应用于安卓旗舰机型。整体而言,我们认为虽然手 机摄像头行业增长放缓,但是公司作为新进入者,逐步在品牌客户中取得份额,短期或成 为业绩增长重要驱动力,预计 2022-2024 年手机业务收入分别为 7/16/31 亿元。
汽车电子: 部分产品实现量产销售,公司切入岚图、广汽丰田等前装客户
业务布局: 公司本身具备车载后装 CMOS 图像传感器的量产能力,整合安芯微专利 与人员后进一步补强其 ISP 技术。公司在原安防领域 CMOS 图像传感器产品已经积累如 成像色彩、动态范围、夜视低照性能等技术,并且在车载后装市场亦有量产出货。2019 年 12 月,公司出资 1930 万元购买深圳安芯微 5 项专利及 7 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同时 安芯微 7 名员工加入公司,与公司原有团队共同组成智能车载电子团队(截止 2021 年 4 月底,深圳安芯微已停止经营,并计划注销)。目前公司车载业务研发人员已达 30 余人,并且在后装车载市场实现大批量出货(2020 年实现出货量 2,004 万颗、实现销售额 9,908 万元),在前装车载市场公司积极进行布局,目前已有两款产品通过车规级认证,并在多 家主车厂开始量产验证和小批量出货。
产品端:后装产品已经大批量生产,前装产品处于客户验证、市场导入阶段。公司目 前在车载领域量产产品主要为 AT 系列产品线,包括 123 万、130 万像素级产品,主要应 用于舱内、环视与倒车影像、行车记录仪等。通过收购安芯微专利获得的 ISP(图像处理) 二合一技术与自主研发的 LFS 技术,公司产品拥有行业领先的传感器响应时间与 LED 闪 烁安全性,目前已有三款产品通过 AEC-Q100 车规级认证,分别为 SC100AT、SC120AT 和 SC1330AT,主要应用于车载 ADAS 环视、内视等场景。并且公司在安防领域有深厚积 累,产品夜视成像、动态范围方面占优势。研发方面,2021 年公司 6 颗车载相关芯片实 现流片,包括车载影像、车载感知、舱内应用等领域,后续公司亦在积极开发感知类 800 万像素产品。
客户端:公司车载后装产品与君视芯合作稳定,前装切入岚图、广汽丰田等部分车型。 公司自 2018 年起与君视芯开展合作,主要销售产品型号为 30-130 万像素的 SC030AP、 SC100AP、SC1345、SC1335,主要应用于行车记录仪、倒车影像等产品的摄像头模组。 公司通过经销商与小蚁科技、卡卡电子也有少量合作,供货行车记录仪。车载前装方面, 公司从汽车电子整体解决方案厂商入手,与海康汽车已建立合作关系,并已切入岚图、广 汽丰田等车厂供应体系,主要供应 130-800 万像素 AT 系列车规级 CMOS 产品并用于环视、 舱内等领域。整体而言,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车载图像传感器业务收入分别为 2/3.9/8.1 亿元。
技术布局:核心技术人员深耕行业多年,在成像、全局快门等具备独特理 解
公司核心团队深耕图像传感器行业多年,具备丰富研发及量产经验。公司核心技术人 员主要包括徐辰、莫要武、马伟剑三位。CEO 徐辰博士为清华本科毕业,港科大博士学位, 曾担任 Micron 像素设计工程师、Aptina 模拟设计工程师、豪威科技高级设计工程师等,在 CMOS 图像传感器领域积累丰富工作经验。CTO 莫要武博士为中科院博士学位,并在 日本大阪产业技术研究所专攻基于 MEMS 技术的阵列图像传感器,曾担任 Epson、Micron、 Aptina 等工程师,后续进入豪威担任高级工程师、产品设计总管等。总经理马伟剑是浙大 本硕毕业,曾担任赛安微电子芯片设计工程师、卓胜微芯片设计经理等。
核心技术(1)——SFC Pixel:独家的 SFC Pixel 专利技术使其产品获得更高的感光 度与更出色的夜视成像性能。SFCPixel 技术全称为 Source Follower Centric,为公司独家 专利,其原理是在电路设计时通过将 SF(源跟随器)放置到更接近 FD(浮动离散区)的 像素中央位置。受到光照时,PD 光电二极管(主要功能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会将 电信号以电荷形式临时存储在 FD 上。在同等光照条件下,也就是 PD 给 FD 输送相同电 荷数的情况下,由于 SF 离 FD 比较近,SF 可以输出更高的电压, 从而实现更高的感光度 (QE、量子转化效率)以及更出色的夜视成像效果。根据公司 IPO 推介会交流,使用该 种结构的 CMOS 图像传感器感光度可提升约 90%,读取噪声可降低超 50%。产品性能方 面,公司 FSI 的 CMOS 图像传感器的量子转换效率达到 60%-68%,接近 BSI 产品的 72%。
核心技术(2)——PixelGain:达到高动态范围、去除鬼影,实现高品质成像。公司 PixelGain(双转换增益)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开关集成电路,在高转换增 益(High Gain)与低转换增益(Low Gain)两种模式中切换,达到夜晚突然有强光 CMOS能够迅速调整进光量不会形成鬼影,让不同光线条件下成像均可以实现高品质成像。竞争 对手方面,索尼、豪威分别拥有 DOL-HDR/SCG 技术,索尼的 DOL-HDR 技术原理是通 过不同曝光条件合成高品质图片,而豪威的 SCG 技术主要是通过将高/低转换增益与 SCG 开关连接,可实现对最佳读出路径的选择性电荷检测。
核心技术(3)——BSI-GS:针对机器视觉,公司为全球首家结合 BSI 与全局快门技 术的厂商。BSI-GS 全称是背照式全局快门,目前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将此工艺大规 模量产用于消费领域的厂商。全局快门相比传统卷帘快门的优势在于拍摄高速移动无形变, 主要原理是通过将传感器上的所有像素点同时曝光并暂存至存储元件内,再迅速进行读取。 由于机器视觉应用对图像传感器的帧率要求较高,其难点在于对传感器的存储效率、读取 速度都有极高要求,目前只有公司与索尼、豪威有相关技术。但其缺点在于,由于存储元 件受光线影响,它上面需要覆盖一片金属板,非常影响感光效率。所以公司在全局快门的 基础上研发背照式工艺,使其获得较高感光度。这个技术的主要难点在于传统存储元件是 光敏的,直接将其后置会导致存储的电信号被光线干扰,而公司通过改变电信号的存储方 式,以电压而不是电荷形式存于 FD 上,使其不会被光线干扰并将其后置。由于省略了保 护存储元件用的金属板,背照式全局快门的感光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核心技术(4)——LFS:针对汽车电子,公司自主研发 LFS 技术可抑制 LED 闪烁造 成失真,提高行车安全性。LFS 技术全称为 LED Flicker Suppression(LED 闪烁抑制技 术),由于车载/道路 LED 通过闪烁频率控制亮度导致一个亮暗周期(~11ms)远高于 CMOS 图像传感器曝光的时间(~3ms),所以不具备 LFS 技术的 CMOS 在拍摄时会存 在不清晰或者黑斑的问题。而开发该技术主要面临的难点在于捕捉 LED,其技术原理在于 CMOS 图像传感器延长曝光时间,能够捕捉到整个 LED 亮暗周期,但同时又容易出现过 曝,影响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公司的 LFS 技术通过局部多重曝光方法解决 LED 捕捉问题, 并集成了 ISP 实现高动态范围。与相关公司相对比,公司具备 LFS 技术的产品其动态范 围亦可以达到 120dB,参数上已相对接近。
供应链:代工产能逐步转向国内,满足业务扩张需求
公司采用 Fabless 的经营模式,专注于 CMOS 图像传感器的研发与设计,目前在昆 山拥有自建终测产能,其他生产环节主要在晶圆厂、封测厂完成。晶圆供应商主要包括台 积电、三星电子、合肥晶合、东部高科等;封测供应商主要包括华天科技、晶方科技等。 晶圆代工方面,考虑到产品良率,目前公司高端安防、机器视觉产品系列晶圆主要由擎亚 科技(采购三星的晶圆)、台积电供应,中低端主要由合肥晶合等供应。此外,考虑外部 环境不确定性,公司积极与国内本土厂商合作,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国内,以合肥晶合为例, 其在 2021 年 1-9 月首次进入公司前五大供应商,期间采购额达到 1.4 亿元,占比 8.7%。 此外,晶合集成采用基于 12 吋晶圆的铝制程工艺来生产图像传感器,相对于铜工艺而言 具备成本优势。
募资扩产:积极向车载及高阶拓展,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公司 IPO 共募资 12.6 亿元,主要用于建立研发中心、CMOS 图像传感器升级等项目。 研发中心设备与系统建设项目主要为加大车用 CMOS 图像传感器的研发投入,搭建 车用 CMOS 图像传感器的研发平台,打造车规级产品线。目前公司共有 9 款车载 CMOS 产品实现量产,其中 3 款通过车规级验证。公司拟使用 25%募集资金建立位于上海的研发 中心,加大对车载业务的投入,主要围绕环境感知领域,研发具备高性能、低功耗、低噪 声、120 万像素的车规级视觉感知芯片,加速车载 ADAS 前视、环视、变道辅助应用领域 的布局。 昆山测试产能项目主要为公司提供一定测试产能保障,并为公司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公司目前主要终测是由昆山测试厂完成。由于产量提升、测试成本下降,公司计划使用 14% 资金升级昆山图像传感器芯片测试项目,建设测试厂房,搭建无尘车间,购买测试设备, 满足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场地需要。
CMOS 图像传感器升级及产业化项目拟加大安防与机器视觉 CMOS 图像传感器芯 片的研发投入。目前公司安防领域在研项目包括第四代 FSI 微光级产品,能够大幅提升 FSI 产品夜视成像效果,达到媲美 BSI 产品的性能,并进一步缩小芯片面积,帮助公司提高产 品竞争力。第三代安防 BSI 在研产品主要为加大动态范围、信噪比等性能做出工艺优化。 机器视觉领域,公司主要在研项目为第三代 GS 产品以及 3D 成像设计。第三代 GS 产品 将在第二代的规格基础上做出提升,由 900 像素增加到 1700 像素产品,扩大工业级应用 领域。3D 成像技术设计主要为满足日渐增长的人脸识别、智能家居等需求进行布局。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责任编辑:赵龙
文章来源://www.profoottalk.com/2022/1015/12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