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常用视频监控专业术语
常用视频监控专业术语
近期,不少刚入行的读者反馈,希望有最新的视频监控术语文档,因此笔者在安防知识网已有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国外一些常用视频监控术语,对此部分内容进行整理,以期帮助行业人士快速了解监控行业,由于整理工作量庞大,内容将不定期更新,同时整理期间难免出现纰漏,如有问题请及时提出交流。
AHD – 一种高清视频信号的可靠传输技术。AHD技术能够在已有的模拟传输线上实现超长距离(500米)高清视频信号的可靠传输;其采用先进的Y/C信号分离和模拟滤波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高频区的色噪声,图像还原性更好;
ANPR –Automatic Number Plate Recognition,车牌自动识别系统,有些地方也称LPR(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的接口(如函数、HTTP接口),或指软件系统不同组成部分衔接的约定。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大多数API并不公开,API经常用来实現与第一方软件的系统集成, 如出入口控制系统、 楼宇控制系统、消防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等;
AoV –水平视角,经常与视场角(FoV)共同出现;
a&s—指《a&s安全&自动化》,于1994 年创刊,是中国第一本专业安防产业杂志;
BLC-背光补偿也称作逆光补偿或逆光补正,它可以有效补偿摄像机在逆光环境下拍摄时画面主体黑暗的缺陷。当摄像机处于逆光环境中拍摄时,画面会出现黑色的图像,然而在安防中逆光环境是难以避免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背光补偿。当引入背光补偿功能时,摄像机如果检测到拍摄图像一个区域中的视频电平比较低,通过上面介绍的AGC电路改善和提升该区域的视频电平,提高输出视频信号的幅值,使图像整体清晰明亮。如果你想看的主题因明亮的背景而显得暗淡,可以把BLC设置到ON状态,从而补偿强烈的背光。简单地说,就是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背景较暗的区域,也能够得到比较清晰的画面;
变焦比—变焦比(Zoom ration)是指变焦镜头的最短焦点和最长焦点之比,变焦比是一个比值因此不能够全面地反映相机镜头变焦水平和镜头的性能;
CBR—Constants Bit Rate,即固定码率,就是静态(恒定)比特率的意思,CBR是一种固定采样率的压缩方式。优点是压缩快,能被大多数软件和设备支持,缺点是占用空间相对大,效果不十分理想,现已逐步被VBR的方式取代;
CCD –电荷耦合器件,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具有自扫描、感受波谱范围宽、畸变小、体积小、重量轻、系统噪声低、功耗小、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一系列优点,并可做成集成度非常高的组合件。在之前是摄像机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现已被CMOS 取代;
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缩写。由于较低的生产成本以及在弱光、宽动态与高分辨率上的表现力卓越,已经成为摄像机常用的传感器类型;
CN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是一类包含卷积计算且具有深度结构的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是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代表算法之一;
DoF- Depth of Focus ,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所测定的被摄物体前后距离范围。光圈、镜头、及焦平面到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指的是由服务器控制一段IP地址范围,客户机登录服务器时就可以自动获得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大多数 IP 摄像机默认使用 DHCP 来进行设备的初始设置;
DNR –Digital Noise Reduction,数字降噪技术,用数字处理降低混杂在视频信号中的杂质。由于图像噪波的出现是随机的,因此每一帧图像出现的噪波是不同的。3D数字降噪通过对比相邻的几帧图像,将不重叠的信息(即噪波)自动滤出,从而显示出比较纯净细腻的画面;
DVR – Digital Video Recorder,简称DVR,即数字视频录像机,相对于传统的模拟视频录像机,采用硬盘录像,故常常被称为硬盘录像机;
DWDR –Digital overlay wide dynamic range,数字宽动态。区别于宽动态,数字宽动态是宽动态技术中最容易实现的一种技术。宽动态能确保在大部分强光或逆光监控环境下,拍出清晰的图像,而数字宽动态只能解决部分画面问题,无法解决全部;
EIS—Electric Image Stabilization指的是电子防抖技术,是一种通过软件算法实现的防抖能力;
EOL- End-Of-Life,已经停产产品或项目;
F-Stop:即光圈级数(或光圈数值:F-number),如f/1.4、f/2.8等,,f/x.x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速度越慢;
FPS - Frames Per Second,每秒传输帧数,通俗来讲就是指每秒动画或视频的画面数。在安防领域,30 FPS通常被称为全帧率,一般的视频监控均在10-25之间;
FoV – 视场角,指镜头所能覆盖的范围,(物体超过这个角就不会被收在镜头里),一个摄像机镜头能涵盖多大范围的景物,通常以角度来表示,这个角度就叫镜头的视角FOV;
GDPR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简称GDPR)为欧洲联盟的条例,前身是欧盟在1995年制定的《计算机数据保护法》,对视频监控数据、生物识别等应用具有影响及规范;
GOP—Group of picture(图像组),指两个I帧之间的距离,两个I帧之间形成一组图片,就是GOP;
G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缩写:GPU),又称显示核心、视觉处理器、显示芯片,是一种专门在个人电脑、工作站、游戏机和一些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上做图像和图形相关运算工作的微处理器;
HD-CVI—High Definition Composite Video Interface简称CVI,即高清复合视频接口,是一种基于同轴电缆的高清视频传输规范,采用模拟调制技术传输逐行扫描的高清视频;
HD-TVI—即同轴高清视频传输标准,是一种基于同轴电缆的高清视频传输规范,作为全新的模拟高清解决方案,其能否弥补市场上目前存在的模拟高清的缺陷;
HDD—Hard Disk Drive的缩写,即硬盘驱动器。通常行业内也称为机械硬盘,是监控常用的存储介质;
HFOV—horizontal field of view 水平视角,指相机的镜头在水平方向上能够达到的可拍摄最大角度;
HLC—高光补偿,将图像中亮度最高的区域(一般都是夜晚场景的车灯或者路灯等光源)拉灰,以减少类似于车灯等高亮光源对人眼的刺激;
画面比例-也称屏幕比例,即屏幕宽度和高度的比例,又名纵横比或者长宽比,标准的屏幕比例一般有4:3和16:9两种,不过16:9也有几个“变种”,比如15:9和16:10。在摄像机中16:9是常见的纵横比,是高清720P与1080P传感器惯用的比例,另4:3与3:2比例在一些摄像机中会使用到;
IK—指IK防护等级,后面的数字(0-10),代表外壳对外界有害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IK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72. 5 kV的电器设备外壳对外界机械碰撞的防护分级,仅适用于对外界机械碰撞防护分级有专门要求的外壳;
IP(防护等级)—IP(INGRESS PROTECTION)防护等级系统是由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所起草,将电器依其防尘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1个数字表示电器防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这里所指的外物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触到电器之内带电部分,以免触电),第2个数字表示电器防湿气、防水浸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
IPC—网络摄像机又叫IP CAMERA(简称IPC),是一种结合传统摄像机与网络技术所产生的新一代摄像机,它可以将视频影像通过网络传至地球另一端,且远端的浏览者不需用任何专业软件,只要标准的网络浏览器(如“Microsoft IE或Netscape)即可监视其视频影像。网络摄像机一般由镜头、图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信号处理器、A/D转换器、编码芯片、主控芯片、网络及控制接口等部分组成;
IR –红外线(Infrared Radiation),简称IR,是一种无线通讯方式,可以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在监控领域,专指红外摄像技术,其分为被动红外摄像技术和主动红外摄像技术。被动红外摄像技术是利用任何物体在绝对零度(一273℃)以上都有红外光发射的原理。由于人的身体和发热物体发出的红外光较强,其它非发热物体发出的红光很微弱,因此,利用特殊的红外摄像机就可以实现夜间监控。被动红外摄像技术由于设备造价高且不能反映周围环境状况,因此在夜视系统中不被采用。主动红外摄像技术是利用特制的"红外灯"人为产生红外辐射,产生人眼看不见而普通摄像机能捕捉到的红外光,辐射"照明"景物和环境,利用普通低照度CCD黑白摄像机或使用"白天彩色夜间自动变黑白"的摄像机或"红外低照度彩色摄像机"去感受周围环境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从而实现夜视功能;
LAN—局域网。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之内,其具备的安装便捷、成本节约、扩展方便等特点使其在各类办公室内运用广泛。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等功能,在使用过程当中,通过维护局域网网络安全,能够有效地保护资料安全,保证局域网网络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
MAC 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直译为媒体存取控制位址,也称为局域网地址(LAN Address),MAC位址,以太网地址(Ethernet Address)或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它是一个用来确认网络设备位置的位址。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IP地址,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MAC位址。MAC地址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示一个网卡,一台设备若有一或多个网卡,则每个网卡都需要并会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它是人工智能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
视频比特率—视频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每秒传送数据就越多,画质就越清晰。视频中的比特率是指将光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是间接衡量视频质量的一个指标。 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通信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
MP—mega pixel的缩写,指百万像素;
MSRP –厂商建议零售价;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按字面简单说就是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装置,因此也称为“网络存储器”。它是一种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它以数据为中心,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集中管理数据,从而释放带宽、提高性能、降低总拥有成本、保护投资。在监控应用中,NAS是指用于在网络上存储视频的小型设备;
NIC—网络接口控制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又称网络接口控制器,网络适配器(network adapter),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或局域网接收器(LAN adapter),是一块被设计用来允许计算机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通讯的计算机硬件;
NTP—网络时间协议, Network Time Protocol(NTP)是用来使计算机时间同步化的一种协议,它可以使计算机对其服务器或时钟源(如石英钟,GPS等等)做同步化,它可以提供高精准度的时间校正(LAN上与标准间差小于1毫秒,WAN上几十毫秒),且可介由加密确认的方式来防止恶毒的协议攻击。NTP的目的是在无序的Internet环境中提供精确和健壮的时间服务。在视频作为证据时,其时间至关重要;
NVR —全称Network Video Recorder,即网络视频录像机,是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转发部分,NVR与视频编码器或网络摄像机协同工作,完成视频的录像、存储及转发功能;
ONVIF —开放式网络视频接口论坛)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式行业论坛,其目标是促进开发和使用基于物理IP的安全产品接口的全球开放标准。ONVIF创建了一个视频监控和其他物理安全领域的IP产品如何进行相互通信的标准。ONVIF是由Axis Communications,博世安防系统和索尼于2008年创立的;
Profile A—涵盖了常见的例行门禁控制功能,适用于负责授予和撤销员工凭证、创建和更新计划表,以及对系统内门禁控制权限进行更改的安保人员、接待员或人力资源专员等用户。强化用户端的功能性和系统管理功能,从而实现门禁控制市场的互联互通;
Profile C—系统整合商、服务供货商和顾问们能够实现客户端和门禁控制系统(PACS)设备以及网络视频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新标准提高了门禁控制前端设备和终端之间的兼容性,同时也简化了安装程序。由于不再需要用于处理不同PACS设备的多个专监控设备,所需的训练时间也能大幅减少。作为网络门禁控制系统的一部分,Profile C 兼容设备能够提供系统中门禁和进入点的相关信息。Profile C 兼容的软件客户端能够对门禁和进入点状况(如开锁,进门)进行监控和报警及其它类似功能。Profile C 兼容的软件客户端还可提供基本的门禁控制功能,如进入以及门的上锁/开锁;
Profile D—适用于外围设备的输入界面,例如令牌读取器(用于读取卡,钥匙,移动电话或条形码),生物识别读取器(用于指纹识别),相机(用于虹膜,面部或车牌识别),按键,传感器(用于识别锁状态,门状态,温度或动作)和部分输出设备(例如锁,显示器和LED);
Profile G—包括板上视频储存,搜索,检索,以及媒体播放功能的技术规格。Profile G进一步完善了现场录像和视频储存的互通功能,适用于各种监控设备和系统,包括视频摄像机,编码器,和网络视频录像器(NVR)以及视频管理系统,建筑管理系统,和物理安全信息管理(PSIM)系统等等;
Profile M—用于分析类应用程序的元数据和事件,支持元数据的分析配置和信息查询,以及元数据的过滤和流式传输。它具有用于通用对象分类的接口以及用于指定元数据(如地理位置,车辆,车牌,人脸和人体等)的接口。如果合规产品本身可支持对媒体配置文件管理、视频流、在元数据流中添加图像、事件处理或规则配置等功能,则它们也同样可支持用于这些事件的Profile M接口。如果合规产品支持对象统计(比如说,人或是车辆)、车牌识别或面部识别的分析功能,以及物联网系统使用的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 Profile M事件处理接口也同样可以用于这些功能;
Profile Q—为系统集成商和终端用户提供创新功能,通过简易安装机制和基础设备配置,实现系统与设备的精简安装和连接。ProfileQ还支持传输层安全性(TLS),该安全通信协议使ONVIF合标设备能够以不受篡改和窃听威胁的方式在网络上与客户通讯;
Profile S—描述了ONVIF兼容视频管理系统和装置共享的共用功能,这些系统和装置包括通过IP网络发送、配置、请求或控制媒体数据流的IP摄影机或编码器。profile包括特定功能,例如摇摄、倾斜、变焦控制、音频流和中继输出;
Profile T—专为基于IP的视频系统而设计。 Profile T支持视频流功能,例如使用H.264和H.265编码格式,成像设置以及诸如运动和篡改检测之类的警报事件。设备的强制功能还包括屏幕显示和元数据流,而客户端的强制功能还包括PTZ控制。 Profile T还涵盖了用于HTTPS流,PTZ配置,运动区配置,数字输入和继电器输出的ONVIF规范,以及支持此类功能的符合设备和客户端的双向音频;
PoE —Power Over Ethernet指的是在现有的以太网Cat.5布线基础架构不作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在为一些基于IP的终端(如IP电话机、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P、网络摄像机等)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还能为此类设备提供直流供电的技术。 POE也被称为基于局域网的供电系统(POL, Power over LAN )或有源以太网( Active Ethernet),有时也被简称为以太网供电,这是利用现存标准以太网传输电缆的同时传送数据和电功率的最新标准规范,并保持了与现存以太网系统和用户的兼容性;
PPM –每米像素数(Pixel Per Meter),是图像质量的度量,计算公式为图像宽度(以像素为单位)/视野(以米为单位)而获得;
PSIM –实体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是一款别具一格的软件解决方案,不受任何供应商或设备管理系统所支配。PSIM软件可以实现不同系统的合作,从不同的传感器上接受信息输入,不论是第一反应方、学校、政府机构、企业分部还是每个分散的站点—均可以实现同一个平台下的多代理合作;
PTZ – Pan/Tilt/Zoom 的简写,代表云台全方位(左右/上下)移动及镜头变倍、变焦控制;
RAID –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RTSP –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RFC2326,实时流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体系中的一个应用层协议,由哥伦比亚大学、网景和RealNetworks公司提交的IETF RFC标准。该协议定义了一对多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RTSP在体系结构上位于RTP和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UDP完成数据传输;
热成像—通过非接触探测红外能量(热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而在显示器上生成热图像和温度值,并可以对温度值进行计算的一种检测设备;
软件定义—用软件去定义系统的功能,用软件给硬件赋能,实现系统运行效率和能量效率最大化,如软件定义摄像机等;
SNR- 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号噪声比(信噪比)英文简缩。直接反应出来是指摄影机影像的对噪声的抗干扰能力,反应在画质上就是画面是否干净无噪声亮点;又可比说是影像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功率与同时输出的噪声大小的比值,常常用dB分贝这样的数字方式表示;
SAN – 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采用网状通道(Fibre Channel ,简称FC,区别与Fiber Channel光纤通道)技术,通过FC交换机连接存储阵列和服务器主机,建立专用于数据存储的区域网络。SAN经过十多年历史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成为业界的事实标准(但各个厂商的光纤交换技术不完全相同,其服务器和SAN存储有兼容性的要求);
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是专门设计用于在 IP 网络管理网络节点(服务器、工作站、路由器、交换机及HUBS等)的一种标准协议,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
SoC —一般说来, SoC称为系统级芯片,也有称片上系统,意指它是一个产品,是一个有专用目标的集成电路,其中包含完整系统并有嵌入软件的全部内容。同时它又是一种技术,用以实现从确定系统功能开始,到软/硬件划分,并完成设计的整个过程;
静态分配IP地址—指给每一台计算机都分配一个固定的IP地址,优点是便于管理,特别是在根据IP地址限制网络流量的局域网中,以固定的IP地址或IP地址分组产生的流量为依据管理,可以免除在按用户方式计费时用户每次上网都必须进行的身份认证的繁琐过程,同时也避免了用户经常忘记密码的尴尬;
UPS—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的不间断电源。主要用于给部分对电源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源;
VCA—视频内容分析;
VBR—可变比特率,也就是没有固定的比特率,压缩软件在压缩时根据音频数据即时确定使用什么比特率,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文件大小的方式;
VMD –移动侦测,英文翻译为“Mo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一般也叫运动检测,常用于无人值守监控录像和自动报警。通过摄像头按照不同帧率采集得到的图像会被CPU按照一定算法进行计算和比较,当画面有变化时,如有人走过,镜头被移动,计算比较结果得出的数字会超过阈值并指示系统能自动作出相应的处理;
VMS –即视频管理软件(Video Manage System);
VOIP –基于IP的语音传输(英语: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缩写为VoIP)是一种语音通话技术,经由网际协议(IP)来达成语音通话与多媒体会议,也就是经由互联网来进行通信。其他非正式的名称有IP电话(IP telephony)、互联网电话(Internet telephony)、宽带电话(broadband telephony)以及宽带电话服务(broadband phone service);
VSaaS –VideoSurveillance as a Service的缩写,译为“视频监控即服务”。跟软件业的SaaS(软件即服务)类似,在互联网时代,不仅桌面软件要走向在线服务,专业的视频监控领域,同样无法阻挡互联网的滚滚洪流,将逐步走上在线服务的道路;
深度学习—深度学习(DL, Deep Learning)是机器学习(ML, Machine Learning)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被引入机器学习使其更接近于最初的目标——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深度学习是学习样本数据的内在规律和表示层次,这些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对诸如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数据的解释有很大的帮助。它的最终目标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具有分析学习能力,能够识别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数据;
帧类型:
I 帧—帧内编码帧 又称intra picture,I 帧通常是每个 GOP(MPEG 所使用的一种视频压缩技术)的第一个帧,经过适度地压缩,做为随机访问的参考点,可以当成图象。I帧可以看成是一个图像经过压缩后的产物。I帧画面完整保留,解码时只需要本帧数据就可以完成(因为包含完整画面);
P帧—前向预测编码帧 又称predictive-frame,通过充分将图像序列中前面已编码帧的时间冗余信息来压缩传输数据量的编码图像,也叫预测帧;表示的是这一帧跟之前的一个关键帧(或P帧)的差别,解码时需要用之前缓存的画面叠加上本帧定义的差别,生成最终画面。(也就是差别帧,P帧没有完整画面数据,只有与前一帧的画面差别的数据);
B帧—是双向差别帧,也就是B帧记录的是本帧与前后帧的差别,换言之,要解码B帧,不仅要取得之前的缓存画面,还要解码之后的画面,通过前后画面的与本帧数据的叠加取得最终的画面。B帧压缩率高,但是解码时CPU会比较累;
WDR –WDR,全称Wide Dynamic Range,即宽动态范围。宽动态就是场景中特别亮的部位和特别暗的部位同时都能看得特别清楚。宽动态范围是图像能分辨最亮的亮度信号值与能分辨的最暗的亮光信号值的比值;
变焦比—变焦比(Zoom ration)是指变焦镜头的最短焦点和最长焦点之比;
责任编辑:李斌
文章来源://www.profoottalk.com/2022/0902/1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