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诉案件卷宗移送工作平均耗时15天,现在仅需几分钟;平均每分钟就有51件纠纷在网上成功化解;各类智能化辅助系统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30%以上……
这一串数据反映的是我国智慧法院建设的最新硕果。
数字时代,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杨临萍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抢抓数字中国建设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把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作为人民司法事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车轮向前,双翼齐飞。“在喜迎二十大的氛围中,人民法院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9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在智慧法院建设方面,我国开创了中国特色互联网司法新模式,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
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是智慧法院建设的重要成果。许建峰介绍,我国现已建成覆盖四级法院的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提供在线立案、在线开庭、电子送达、委托鉴定等一站式诉讼服务。相关统计显示,以往参加诉讼平均往返法院近6次,现在只需要1—2次,甚至1次都不用跑,提升了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网上办案增强了人民法院实现公正的效能。杨临萍介绍,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应用,以及庭审语音识别、类案智能推送等司法辅助系统的应用,推动庭审效率提高20%以上。在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中,智慧法院也功不可没。网络查控累计冻结资金超过2万亿元,仅网络司法拍卖这一项就为当事人节约佣金达619亿元。疫情防控期间,智慧法院保证了“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北京、杭州、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大批有规则意义的互联网案件。此外,人民法院相继出台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3大规则,并于今年5月在全球首发区块链司法应用意见,这意味着,我国互联网司法从技术领先逐步迈向规则引领。
科技赋能司法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智慧法院作为数字时代人民法院为人民的生动实践,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了数字正义的红利,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许建峰表示:“人民法院将继续以全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建设以知识为中心、智慧法院大脑为内核、司法数据中台为驱动的人民法院信息化4.0版,推进司法数据中台和智慧法院大脑建设,加强智慧法院信息安全体系防护工作,以实际行动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访谈
更多做行业赋能者 HID迎接数字化浪潮新机遇 破解新挑战
今年3月份,全球可信身份解决方案提供商HID发布了最新的《安防行业现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
数字化浪潮下,安防厂商如何满足行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回顾近两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包括安防在内的诸多行业领域都遭受了来自市场 “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市场…
博思高邓绍昌:乘产品创新及客户服务之舟,在市场变革中逆风飞扬
11月24日,由慧聪物联网、慧聪安防网、慧聪电子网主办的2022(第十九届)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暨品牌盛会,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