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院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以前,上诉案件卷宗移送工作平均耗时15天,现在仅需几分钟;平均每分钟就有51件纠纷在网上成功化解;各类智能化辅助系统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30%以上……

以前,上诉案件卷宗移送工作平均耗时15天,现在仅需几分钟;平均每分钟就有51件纠纷在网上成功化解;各类智能化辅助系统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30%以上……

这一串数据反映的是我国智慧法院建设的最新硕果。

数字时代,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杨临萍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抢抓数字中国建设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把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作为人民司法事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车轮向前,双翼齐飞。“在喜迎二十大的氛围中,人民法院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9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在智慧法院建设方面,我国开创了中国特色互联网司法新模式,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

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是智慧法院建设的重要成果。许建峰介绍,我国现已建成覆盖四级法院的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提供在线立案、在线开庭、电子送达、委托鉴定等一站式诉讼服务。相关统计显示,以往参加诉讼平均往返法院近6次,现在只需要1—2次,甚至1次都不用跑,提升了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网上办案增强了人民法院实现公正的效能。杨临萍介绍,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应用,以及庭审语音识别、类案智能推送等司法辅助系统的应用,推动庭审效率提高20%以上。在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中,智慧法院也功不可没。网络查控累计冻结资金超过2万亿元,仅网络司法拍卖这一项就为当事人节约佣金达619亿元。疫情防控期间,智慧法院保证了“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北京、杭州、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大批有规则意义的互联网案件。此外,人民法院相继出台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3大规则,并于今年5月在全球首发区块链司法应用意见,这意味着,我国互联网司法从技术领先逐步迈向规则引领。

科技赋能司法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智慧法院作为数字时代人民法院为人民的生动实践,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了数字正义的红利,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许建峰表示:“人民法院将继续以全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建设以知识为中心、智慧法院大脑为内核、司法数据中台为驱动的人民法院信息化4.0版,推进司法数据中台和智慧法院大脑建设,加强智慧法院信息安全体系防护工作,以实际行动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THE END
责任编辑:李斌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Baidu
map